南充的陈寿万卷楼,无锡的尤袤万卷楼,它们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。而在河北保定,也有一座万卷楼,见证了岁月的沧桑。 万卷楼象征了贾辅的藏书精神,虽然在历史中毁损,但是它依然见证岁月。元代的蒙古将领贾辅,曾在战火中奋力抢救书籍,历经数十年,终于聚书万册,于是便有了这座藏书楼——万卷楼。贾辅还特地请来了郝经担任书楼总管,经过三年的精心分类,这些典籍被巧妙地分为九类。
到了清代雍正年间,莲池书院在贾辅的故居基础上建成,而万卷楼也自然成为了该书院的藏书楼。同治十年(1871年),黄彭年受李鸿章之托主持编纂《畿辅通志》,李鸿章慷慨解囊,送来三百两购书银,使得莲池书院藏书量激增至三万多卷。然而,历史总是充满了遗憾。1900年,万卷楼在四国联军的洗劫中化为灰烬。如今,万卷楼虽仍在,但已失去了往日的藏书之韵,成为了一家经营场所,这无疑是对历史的一次沉重打击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相关文章
暂无评论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