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做一个能扛住压力的现代人?今天,晒书城为大家推荐了7本书,跟大家谈谈如何释放压力,积极地生活。
01《极简主义》
本书的作者是两位很有趣的人,乔舒亚和瑞安。
乔舒亚曾是个一周工作70小时、一年工作362天,年薪6位数,20多岁就坐拥名车豪宅的企业高管。但是越来越有钱之后,他却感到压力山大,幸福感也越来越低。
于是,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——断舍离!他丢掉了家里90%的东西,只留下288件必需品,这种极简生活让他备感轻松。这个有趣的富豪还将自己的好朋友瑞安也带入了坑。
之后,他俩一同创建了一个网站,吸引了400万人一同尝试极简主义的生活。他们希望,通过极简主义,人们能够抛除杂念,找到生活的本质。
02《反焦虑思维》
现代人的压力很多来自自身的焦虑,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焦虑呢?在《反焦虑思维》中,罗尔·克肖这位有着30年执业经验的心理学博士给出的公式是:
焦虑=高挑战-低技能
通俗地讲,就是你的能力撑不起你的野心。过度的焦虑让人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淖,反复关注自己的消极面,更是会增加一个人的消极感。
在书中,作者提出了8种“反焦虑”思维。有时候,“装腔作势”的自我激励、异想天开的“白日做梦”、顺其自然的“延时满足”都能让我们逃离焦虑的旋涡,从容淡定地应对生活。
03《如何成为一个抗压的人》
作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得意门生,道格·亨施对于如何用心理学的方法抵抗悲观情绪,有着独特的见解。
经过46年的观察与总结,他发现现代人演化出了一种新的情绪——不堪重负。在他看来,现代人承受了太多的信息:美国成年人平均6.5分钟会查看一下手机,青少年平均每天发送100条短信……
那么,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抵抗这些无法拒绝的压力呢?在书中,道格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5种为生活积极赋能的方法…【点击此处,收听本书音频】
04《高效休息法》
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?
明明睡足了8小时,却还是犯困;明明发了一下午呆,却比跑完1000米还累;明明在家葛优躺了一天,却跟在单位加班一样累……
这可能跟你大脑里的“能量吞噬者”DMN有关了。研究表明,DMN会消耗60%~80%的大脑能量,只要它不停止运转,大脑就会越来越疲惫,从而影响身体机能的恢复。
在《高效休息法》这本书中,耶鲁大学医学博士久贺谷亮运用“正念+脑科学”的指导,向大家介绍了7种简单有效的大脑休息法。
05《内在成长》
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,麻烦不可能绕着我们走。那么,如何应对生活中的不如意?
当我们改变不了周围的环境时,或许可以试试改变自己的情绪。美国著名的情绪研究专家塔玛·琼斯基认为:与其陷入消极情绪自我消耗,不如与消极情绪和解,让坏情绪从“绊脚石”变为实现个人成长的“垫脚石”。
凡是杀不死我的,都能让我变得更加强大!
06《认同自己》
日本文化认为,不完美散发着美学的光彩。在传统日本茶道中,茶通常装在有裂缝的杯子里,主人会把裂缝朝向宾客。缺憾,让这个杯子变得独一无二、无可替代。
物如此,事犹是,人亦然。如果生活的压力太大,让你无所适从,没关系,学会接受自己的缺点,学会包容生活中的不完美。
《认同自己》的作者斯蒂芬妮·斯塔尔是一位研究自尊的专家,她认为,软弱、恐惧、自卑的根源都来自对自我的不认同。
正确的定位,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直面生活中的风雨,接受不完美的自己。
07《1%法则》
成功和失败的差距是多少?有时候,仅仅是1%。比如,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男子100米蝶泳比赛中,获得第一名的菲尔普斯与第四名仅差0.15秒。
很多人感叹自己被生活的压力压得喘不上气,但是除去外界因素,你是否应该好好反思一下:为什么我会将自己置于这样的境地?
并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是侥幸取得,失败也一样。平时的偷懒、粗心日积月累,终会在某一个不经意的日子里给你强有力的一击。
所以,除了提高抗压能力,你还应记住四个字:立刻行动!从1%做起,把大压力分解成一个个的小压力,最后克服它们!相信这本热血满满的《1%法则》一定会激励你找到重新战斗的勇气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