晒书城

帅气的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!

古代晒书:从文化传承到现代启示

近日,在翻阅宋人刘攽所著的《晒书》诗时,我不禁回想起一件颇有趣味的事。古代文人晒书,并非仅仅是驱除书页中的虫蚁,这一行为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,仿佛是一场场盛大的「知识盛宴」。他们对待书籍的精心呵护...
1周前
000

为什么古人会用晒书来炫富?

在造纸术发明之前,书籍大部分是写在竹简上的,竹简很沉重,还容易被损坏,所以非常稀少,不易传播。国家也要建造专门的图书馆来收藏和保存书籍。 老子就是周朝的“守藏室之史”,也就是皇家图书馆管理员。孔子耗费...
1周前
010

晒书的乐趣

喜欢藏书的人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:喜欢晒书影、晒书房。 这里所谓的“晒”,并不是像古人那样,为了预防潮湿和虫蛀,把书放在阳光下晾晒,进而形成一种文人墨客展示藏书、显露才学的特殊方式和特有的读书文化...
1周前
000

古人如何晒书

文\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近日,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发起开展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的倡议,海南省图书馆积极响应,以“故纸弥香 文氤千里”为题举办相关活动,通过晒传统、晒特色、晒技艺,展现海南古籍文献中...
1周前
010

从历史起源到诗意生活:晒书的文化魅力解析

1 晒书的起源与历史趣事 ❒ 晒书的历史 晒书习俗起源于 两千多年前,最早记载于《穆天子传》。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因晒书露馅被曹操识破,曾在七月初七晒书时露出马脚,被曹操识破。东晋的郝隆,不满官小而辞官归...
1周前
010

古人的“晒”文化:从晒书到晒工资的多重风貌

古代“晒”文化概述 “晒”字已然成为当今网络时代的流行语。随着微博、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普及,人们纷纷沉浸在刷朋友圈的乐趣中。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现代人的生活常态,那无疑是“晒”。无论是晒美食、饮品,还是晒...
1周前
020

晒 书

南朝人刘义庆在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中记道:“郝隆七月七日出,日中仰卧。人问其故,答曰:‘我晒书’”。真乃奇人也,竟让太阳翻阅肚皮里的文章。唐人杜牧《西山草堂》诗曰:“晒书秋日晚,洗药石泉香。”暗香浮动的...
1周前
000

晒书,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

作者:萧放(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系主任、教授) 七夕晒书是中国的古老传统,东汉《四民月令》已经记载七月七日“曝经书及衣裳”。东晋时期此习俗仍在流行。当时的名士郝隆生性诙谐,七夕节见富有之...
1周前
010

焕新的千年晒书传统,在上海打开古籍传承新方式

“曝书偶忘今朝是,乞巧欣逢此夕临。”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佳节,亦是传统晒书日。8月10日傍晚,金山区图书馆内外一派热闹,众多书友共聚金山“书香伴夏夜 墨韵绘今宵”书香雅集暨2024上海市民“晒书节”闭幕...
1周前
000

百年玉海樓響起金石聲 古籍“晒”出現代溫度

白手套輕撫明抄本,拓包敲擊古爵紋路,數字屏映照古籍頁……9月23日,在溫州瑞安玉海樓,一場以“聲流金石 紙落雲煙”為主題的中華傳統晒書大會城市主場活動(瑞安)在此啟幕。這座擁有137年歷史的藏書樓迎來...
1周前
010